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扎实推进新课程实施,提升“BEST合作体”思政学科教学质量及思政教师专业水平,2025年4月22日,吉林省“BEST合作体”主办了思政学科核心教研组活动,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承办。本次活动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观摩名师示范课
“BEST合作体”各校的思政学科参会教师,集体参加由吉林省教育学院主办,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承办的吉林省首届普通高中政治学科“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参会老师认真观摩了吉林省教学精英李玉光老师及教学新秀高阳老师、刘文佳老师的示范课,并认真聆听了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室主任刘芳老师和宋绪光老师、张艳老师的精彩评课。

第二部分
专家报告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王殿臣老师做报告。王老师指出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要上出“政治味”,实现生活化,最终实现“育真人”。
同时,王老师给出了思政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一是精讲;二是要精练;三是要精考。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制定明确的复习目标,确保复习过程有方向、有计划;同时,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主题教学论坛

吉林省“BEST合作体”各校思政学科骨干教师就新课程改革时期思政课前沿问题进行汇报交流。论坛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思政学科主任杜博老师主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阳老师,松原市实验高中丁丰杰老师,白城一中杨舒老师,四平一中付婉楠老师,白山二中时慧老师,通化一中杜秀杰老师,延边二中的夏佳权老师分别就“如何推进议题式教学”思政课程中的应用”及“如何开展人工智能在思政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等主题进行发言。

首先,大家共同讨论并分享关于“如何推进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发言教师认为:需要从理论基础入手,可以引用一些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问题导向学习,说明议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在具体策略方面,议题的选择很重要,要结合时政热点、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有开放性和思辨性。例如可以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这样的议题,既有时代感,又能引发讨论。在教学流程设计方面,可以引入议题,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升华。这里可能需要分步骤说明,每个环节的作用和方法。还要考虑教师的角色转变,从讲授者到引导者,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把控能力。教师培训也是一个重点,例如开展工作坊、教研活动,分享经验。
其次,大家又共同讨论了“如何开展人工智能在思政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老师们认为:需要构建“技术赋能、育人本位”的思政新生态三大技术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本质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智慧课堂是载体,通过场景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人工智能是助手,通过精准支持让思政课“准起来”;数据分析是眼睛,通过量化反馈让思政课“实起来”。而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技术成为教师的“增效剂”、学生的“引路人”,而非教育的“主角”,真正实现“技术赋能而不替代,数据驱动而不盲从”,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能适应智能时代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思政教师应秉持“铸魂育人”初心,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教研创新赋能课堂提质,以协同奋进助推内涵发展。通过本次活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思政教研组收获良多,将持续开展教学研究,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党的教育思想为导向,用新技术新方法赋能思政教学,深入贯彻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的“1166”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聚力打造思政教育品牌,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共绘育人新篇章!

初审:王 乐 复审:马 进 终审:李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