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长春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时间:2021-07-30 15:45 来源:
【字体: 打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含民办,下同)与小学(含民办,下同)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儿童立场。树立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入学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

2.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推动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大力推进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3.坚持协同联动。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幼儿园、小学和教科研统筹联动,家园校协同共育,形成合力。

4.坚持长效治理。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

(三)工作目标

2021年,启动完成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工作,为全面铺开做好充分准备。2022年,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实现幼小科学有效衔接。利用 2-3年时间,明显转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基本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要围绕幼小科学衔接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园(校)长等管理人员和教师全员专题培训,全面转变教师观念,逐步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幼儿园和小学要利用家长会、家长课堂、家长学校、致家长信等途径手段,深入开展幼小科学衔接理念的学习、培训与指导,全面转变家长观念,大力破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认知误区,缓解家长焦虑和“抢跑”心理。

(二)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入学准备有机渗透于保教工作全过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三)幼儿园落实“去小学化”要求。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规范制定并落实活动计划,实施科学保育教育,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立学前班。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四)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要按照国家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入学适应期要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小学可灵活调整入学适应期的作息时间,暂不安排课后服务内容。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可适当借鉴幼儿园教学方式,倡导在游戏中学习。

(五)小学落实“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按照国家和省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难度、加快进度。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要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义务教育招生依据。

(六)建立健全幼小衔接制度机制。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双向衔接的合作工作机制。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建立规范幼儿园、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教育教学行为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督导评估制度。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共同育人机制。

三、推进步骤

(一)试点先行(2021年6月-2022年8月)以朝阳区、二道区、长春新区、汽开区、双阳区和德惠市为幼小衔接实验区。2021年6月底前,实验区制定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区域试点园(校),试点园(校)数量要分别达到区域内幼儿园和小学总数的20%以上,同时涵盖公办、民办不同办园(学)类型。2021年9月底前,实验区教科研部门要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开展联合教研,依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先行组织教师培训。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试点园(校)建立深度合作机制,试点园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试点校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试点期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1-2次引路会、现场会,展示成果,分享经验。2022年7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总结会,总结反思试点工作。

(二)全面铺开(2022年9月-2023年7月)。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2022年9月底前,各县(市)区、开发区制定区域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区域教科研部门要建立联合教科研制度,加强在课程、教学、教研、课题实践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市教育局定期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开展指导检查,适时举办经验展示会和成果验收会。

(三)长效推进(2023年8月-2023年12月)。2023年底前,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在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健全长效推进机制,健全联合教研制度,加强问题研究和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深化幼小科学衔接。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工程,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市级成立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相关处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幼小衔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市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区域实施方案,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筹各方资源,给予经费支持,配备合格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供专家指导,开展家长教育,充分调动政府、家庭、学校(幼儿园)和社会各方力量,切实形成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幼小协同、家园校共育的工作合力,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幼小协同。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依托集优化发展模式,建立幼儿园和小学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小学段教育教学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叉培训交流和衔接活动,不断深化幼儿园和小学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合作,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帮助儿童平稳过渡,逐步建立健全幼小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三)强化联合教研。教研部门要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机制,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计划,落实到课程计划、教学活动和课题研究中。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校)本教研制度,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搭建平台,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探索幼小衔接园(校)本课程的构建、开发与实施。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指导区域教科研和园(校)本教科研活动,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四)强化多方共育。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建立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依托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整合调动多方资源,对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期的家长进行专题辅导,实现专题辅导全员覆盖,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要通过问卷、家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主动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家园校协同配合做好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

(五)强化综合治理。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每年秋季开学前,幼儿园和小学要通过宣传栏、公示栏、学校网站等渠道将幼儿园大班活动和小学一年级秋季学期课程开设情况、学科教学计划进行公开,确保每一名幼儿和学生家长知晓。幼儿园出现大班幼儿流失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校长、园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前儿童开展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或向学前儿童教授小学教材知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面向学前儿童开展小学文化课程培训的机构,对现有培训机构审批办学内容和实际经营范围进行清查整治,对培训机构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六)强化科学评价。各县(市)区、开发区要以破除“五唯”为指引,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科学合理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评价指标,形成小学、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导向性,确保以评价促规范,以评价促整改,以评价促提升。

(七)强化督导评估。建立市、县(区)两级督导评估制度,将入学准备教育、“去小学化”、入学适应教育和“零起点”教学纳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督导评估体系,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在幼小衔接教学、策略研究等方面成绩和贡献突出的幼儿园、学校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幼儿园、学校年检、确定级类、评优评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幼小衔接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八)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各幼儿园和小学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主动作为,积极发声,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实践做法,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储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树立科学正确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念,帮助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形成家园校共同做好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和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1.长春市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十问十答”

2.《长春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重点解读